“氰氟草酯”用了多年,是時候好好了解它了!
氰氟草酯是芳氧苯氧丙酸類除草劑中惟一對水稻具有高度安全性的品種,和該類其他品種一樣,也是內(nèi)吸傳導性除草劑。由植物體的葉片和葉鞘吸收,韌皮部傳導,積累于植物體的分生組織區(qū),抵制乙酰輔酶A羧化酶(ACCase),使脂肪酸合成停止,細胞的生長分裂不能正常進行,膜系統(tǒng)等含脂結構破壞,最后導致植物死亡。 雜草在施藥后的癥狀如下:四葉期的嫩芽萎縮,導致死亡。二葉期的老葉變化極小,保持綠色。氰氟草酯對水稻等具有優(yōu)良的選擇性,選擇性基于不同的代謝速度,在水稻體內(nèi),氰氟草酯可被迅速降解為對乙酰輔酶A羧化酶無活性的二酸態(tài),因而對水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氰氟草酯可在土壤和典型的稻田水中降解迅速,故對后茬作物安全,主要用于防除重要的禾本科雜草。氰氟草酯對千金子高效,對低齡稗草有一定的防效,還可防除馬唐、雙穗雀稗、狗尾草、牛筋草、看麥娘等。對莎草科雜草和闊葉雜草無效。
氰氟草酯以其對水稻高度安全性和對千金子等禾本科雜草高效、低毒無殘留的特點,隨著水稻直播面積的不斷擴大及禾本科雜草對氰氟草酯的耐藥性的上升,用量逐年上升,2016年取代了五氟磺草胺霸主地位,已發(fā)展成為水稻第一大品種。
氰氟草酯在我國共有234個登記,登記含量10%、15%、20%、25%、30%、40%不等,登記劑型有乳油、水乳劑、可分散油懸浮劑、可濕性粉劑等,登記范圍均為水稻直播田,登記對象大多為千金子和稗草。
目前氰氟草酯在我國水稻的爛用和超劑量使用加速了禾本科雜草的抗藥性的產(chǎn)生,進而大大縮短了氰氟草酯的生命期。瀚斯提醒您,研制開發(fā)一個好的化合物需要花很大人力和物力以及很長的研發(fā)周期,因此我們要珍惜前期的研究成果,科學合理指導用藥,提倡封閉用藥,降低雜草基數(shù),進而減少用藥量和用藥次數(shù),延緩雜草抗性產(chǎn)生;與不同機理化合物輪換使用可延長氰氟草酯生命周期
|